職能治療師的工作日記:
【為什麼我們常常觀察到的和家長不一樣?】
【為什麼我們常常觀察到的和治療師不一樣?】
以下是常常會在治療室出現的對話
治療師:[今天我們上課上了OOXX,發現他OOXX表現得不好,在家裡可以練習這些。]
家長:[是喔,這些他在家裡都會阿?]
撇除因角度不同及角色不同的因素,還有一個原因都是我們大部分的人會忽略的問題,那就是【環境】
環境會影響表現
這件事我有非常深刻的體會
原因是什麼呢?
因為最近我正在學習鋼琴
自己平時在練習的時候明明可以彈得很好
在老師面前卻彈不出來或是彈得很爛
十分擔心自己彈不好、非常的焦慮且緊張
一樣的狀況我們可以聯想到上台
我們一般在朋友面前都是個滔滔不絕的人
但為何我們一上了台就說不出話來了呢?
我們再把狀況拉回來上課的小朋友
當小孩無法在治療室做出治療師要求的
在家裡卻可以情況
我們通常會說孩子這項能力「不穩定」
不穩定的意思是孩子這項能力雖然有出現
但沒有辦法穩定的出現在各個環境
甚至是這個能力必須要出現的環境,如「學校」都沒辦法出現
換句話說孩子去到學校做不到就算在家做得出來
還是會被老師當作「不會做」
再舉個例子
在駕訓班開車開得很好,考試一百分
在路上就不會當三寶嗎?
【解決方式】-如何練習不穩定的能力?
把這項能力再多練習,讓孩子做的時候可以輕而易舉就像走路喝水一樣簡單,只要夠熟悉就不怕在不同環境中表現得不好,亦可以設計變化不同的情境或活動,或是多給予孩子不同的教導與協助,當能力遠超於孩子可以做得到的事情,還是還會做得不好嗎?有經驗,真的很重要呢!
(就像開車去開不同的路,路上遇到不同的三寶可以增進開車技術與反應力一樣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若想知道不同角色造成的差異,請參考之前的文章;高估與低估】
前面我寫了一篇文章,圖片上畫了一顆香菇,內容是在提高估與低估這些事情,這些就是角色不同造成的差異。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ttentionDeficitDisorderOT/photos/a.1835383980045101/1923481651235333/?type=3&theater